2008/10/10

校長兼撞鐘

校長兼撞鐘 撰文‧攝影◎Pois(幼獅少年主編)
圖片提供◎樟湖國小

偏遠山區的生態資源豐富,學生可以親身體驗自然,他們是先用雙手碰觸化石,才看到課本上的化石照片。學習本來就不應該遠離生活,而偏遠小學就是最佳示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──樟湖國小代理校長 廖宏彬

在一片綠意中,景色頗為宜人的雲林古坑鄉靜靜矗(ㄔㄨˋ)立山谷。其間有所樟湖國小,是間迷你型偏遠小學,校長廖宏彬無悔奉獻青春歲月,作育英才,你可有興趣聽聽他的故事?


*不做大官,改當山間孩子王
學生時代的廖宏彬,原本一心想投入政治界,希望當個大官,推動政治理想。但他後來發現,教育才是社會發展的基礎,於是轉而投身校園,為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服務。
廖宏彬出生雲林西螺,是「正港」的雲林囝仔(ㄐㄧㄢˇ ㄗˇ,孩子之意)。起初他在鄉里服務,擔任西螺國小教師;沒想到在他暫停教職、投身兵旅後,教師數量竟然超額。剛退伍的他自知資歷最「菜」,只好摸摸鼻子,接受分派到偏遠小學教書。
說起廖宏彬選擇到樟湖國小教書的過程,十分有趣,選擇的方式也非常另類。他先將幾所雲林的偏遠小學校名陳列在眼前,利用無師自通的卜卦,算出「樟湖」兩個字對他的運勢最好;他當下二話不說,決定申請前往就任。他笑著說:「可能冥冥之中有股力量牽引著我跟樟湖吧!」
轉眼間,在樟湖國小陸續服務10年的教學生涯過去了,這所學校在他無私貢獻及用心帶領下,也慢慢成為雲林縣的教學指標,與他當初給自己設立的目的相符。廖宏彬與樟湖的不解情緣,上天似乎早已注定……

*學校就是家,共同打造溫馨窩
樟湖國小由於地處偏遠,家長接送不便。廖宏彬擔任代理校長期間,漸漸發展了公立國小少有的住宿制度,絕大多數樟湖國小的學生都住校,等到假日才回家和親人團聚。「剛開始只是接受一位家長的請求,誰知後來每個學生都說要住下來,推也推不掉。」對於廖宏彬來說,給予孩子最好的生活及教學環境始終是第一要務,至於麻不麻煩、累不累等個人觀感,都是微不足道的芝麻綠豆小事。
正因如此獨特的國小住宿制,讓學生將這個24小時都會接觸到的校園,當成「家」一般愛護。
樟湖國小的住宿生都是家事小達人,除了打掃校地與個人區域外,他們還會一起洗碗、洗菜,減輕宿舍阿姨的負擔。廖宏彬欣慰的說:「這些家事可以培養小朋友耐心與合作精神。」而且他們從不嫌累,總把工作轉換成遊戲,開心的攜手維護「家園」!
例如學生經常利用放學時間整理花草樹木,用石頭填滿地面不平的坑洞,使其不致造成行走不便或奔跑時跌傷,還會比賽誰的盆栽最美,誰填的石頭最多!因此樟湖國小沒有體罰,唯一的「懲罰」就是心服口服的要求「拔草」,幫助學校維護草皮。
更令家長滿意的是,每天晚上7點到9點是住宿生晚自習時間,9點一到就要熄燈睡覺,而且宿舍禁止攜帶電玩、零食,作息十分規律。相較於都市五光十色的生活,山林裡的學生不會接觸到過多外在誘因,學習效果自然也就一級棒!

*師生零距離,陪伴世代成長路
除此之外,廖宏彬更親自陪著學童住宿,由於數量少,他與每位學生、家長都很熟悉,學生常找他傾吐心事,師生間沒有距離。
例如今年入學的美籍學生Nick,來臺三天後便進入樟湖國小就讀,由於不太會講中文,始終無法融入其他同學的交談,也沒人陪他聊天。孤單的Nick十分挫折,開始任性的發脾氣,令老師十分頭疼。深知孩子心的廖宏彬主動表示關懷,傾聽Nick的無奈、焦躁不安。Nick生日時,廖宏彬還安排Nick到同學家中住一晚,讓大家幫他過生日,拉近他與同學之間的距離。
廖宏彬笑言:「每個小孩子都有獨特個性,師長必須深入了解,才能真正解決困擾,讓他快樂成長。」在大學校裡由於學生人數眾多,老師很難因材施教,這樣從「心」出發的生活課程,恐怕只能在偏遠小學扎根。
或許因為老師們的深切關懷及細心呵護,在樟湖國小,妙事每天都在發生。原來,校內有幾位情緒障礙生(例如過動症),也有學生罹(ㄌㄧˊ)患氣喘;但在規律的生活作息及清幽的自然環境下,這些原本需要藥物控制病情的學生全都漸入佳境,令人嘖嘖稱奇。

*家庭相聚少,情牽樟湖人與地
廖宏彬對樟湖國小的全心奉獻令人感動,但他對家人卻深感抱歉。因為陪學生住宿,只有假日才返回桃園家中,女兒經常抱怨:「爸爸,你對其他小朋友好像比對我好。」這番童言童語讓他感到十分不捨,在偏遠小學教書的確讓他失去很多陪伴孩子的機會。
代理校長的職務繁忙,還得犧牲與家人相聚時間,廖宏彬為何能夠堅持下去?「樟湖地區的自然及人文環境教導我很多,這是我非常珍惜的學習經驗。」廖宏彬認為,向自然學習一直是他工作的動力,而近幾年來,更讓他割捨不下的是他對學生與樟湖地區的情感──看著學生畢業、結婚、生子,學生的孩子又繼續重回樟湖就讀,讓他覺得自己與此地的命運已緊緊相繫,無法分離。
一己之力有限,但眾人之力無窮,廖宏彬深諳這個道理,因此每次校園舉辦活動或需要課輔老師指導學童功課時,他也會邀請家長或樟湖國小畢業生同盡心力、共襄盛舉。
廖宏彬流露珍惜之情的說,樟湖地區的每個人都是寶,例如校園隔壁就住著國寶級竹簍大師黃竹掌。八十幾歲的黃爺爺竹簍技術功夫過人,曾贈送不少傑出作品給樟湖國小;廖宏彬因此推薦黃爺爺擔任社區大學講師,讓他的好手藝得以傳承下去。更有位學生家長擔任木工,為學校打造了一座漂亮涼亭,廖宏彬同樣為實力深厚的他引薦,讓工藝之美能在山林間及雲林縣社區大學繼續綻放,甚至影響更多人。社區熟練植物染技法的家長志工老師,也是一如此一模式,逐漸於雲林縣展露頭角。
如果沒有廖宏彬在其中穿針引線,這些山中之寶恐怕無法遇到伯樂,就此埋沒。他不僅在樟湖國小種下希望,更牽起所有樟湖人的在地情感!

◎親近大自然,培養全方位學生(box)
從台東大學社教系地理組畢業的廖宏彬,一開始是擔任樟湖國小科展指導老師,當時他就發現樟湖附近有豐富的海洋生物化石,年代可溯及500萬年前,十分珍貴。他和學生走遍樟湖村,四處撿石頭,蒐集了數量可觀的化石,除自己捐出蒐藏之外,更號召他人一起共襄盛舉捐贈化石,在當年的李振哲校長、陳瑩聰主任支持下成立全臺第一間校內化石博物館。
廖宏彬對於樟湖村觀察入微,在樟湖國小服務期間,他成為樟湖地區的生態解說員,更出版專書介紹此處的化石與植物。除了熱愛大自然,且對樟湖有一份濃厚的情感外,廖宏彬更和其他老師抓緊此處的自然與人文特色,發展成鄉土課程,還成立四大社團──化石、植物、動物及文史家族,引導學生學習。
樟湖國小雖然校地不大,但廖宏彬強調學習絕對不只是在教室,整座山都是孩子的樂園!例如在「植物家族」社團裡,教師帶著學生在原始山林下探查「大菁」的蹤影。這種植物可製成天然藍色染料,因此他們便成立樟湖藍染工作坊,師生共同製作美麗染布,讓樟湖國小四處可見精美的植物染窗簾。又利用此一植物染素材,發展學生較高層次的書寫、藝術解說、審美評斷等能力。
又如樟湖地區從明清時代便開始蓬勃發展,日治時期更被列為重點地區,樟腦油生意蓬勃,先民開墾的古道、石階橫跨山野,蘊含豐厚的歷史資源。「文史家族」便四處探訪古厝、耆(ㄑㄧˊ)老,充實學生的人文素養。
廖宏彬深以學生為傲,「每位樟湖國小的學生都是實力深厚的自然科學家,大小科展獲獎無數,比大人還厲害!」這就是他跟老師們的共同願景──讓學生親身體驗自然,真正吸收知識,而非死背課文!

*永續經營,偏遠小學的未來
很多人都認為大學校才具備競爭力,但廖宏彬直言,那不是競爭力,而是「菁英教育」。在大學校裡,教師要維持班級秩序十分困難,實在無暇因應學生差異而開設新課程或更改教學方式,優秀學生畢竟是少數菁英。但在偏遠小學,教師與學生人數少,課程可更具彈性而多元發展,偏遠小學因此占盡優勢。
但偏遠小學仍有其憂慮──那就是招生問題。由於交通不便,難以維持學生數量,如何永續經營是最大難題。正因看見偏遠小學的局限性,廖宏彬在今年成立托兒所,希望可以鞏固樟湖國小未來的學生,以免面臨招生數不足而被裁撤的噩運。廖宏彬近年來更為學生四處奔走,籌募餐費,讓孩子們生活無慮。
在用心經營下,廖宏彬確實爭取到不少經費,樟湖國小更因課程與教學實踐績效,連續兩年獲得雲林縣推薦代表參與教育部全國教學卓越獎選拔殊榮。可是提到未來,他還是語帶擔心:「當我結束代理校長任期、離開樟湖後,這些成果還能繼續維持嗎?會不會有另外一個教學團隊把樟湖當『家』一般付出?」
雖然仍有隱憂,但廖宏彬認為自己已達到階段性目標──當初任職偏遠小學時,就是想打破兩個迷思:小學校不具競爭力及課外學習不重要。回顧10年來努力的成果,這些迷思不攻自破。無論未來是否任職偏遠小學,廖宏彬仍維持對教育的熱情,樂當校園園丁、老師與校長!

◎樟湖國小小檔案(box)
樟湖國小位於雲林縣古坑鄉山區,海拔約600公尺,校地雖不到0.3公頃,師生人數也不到50人(目前學生人數是17年來,首次增加到40餘人以上,兩年前是24人),但學習不限狹小的校地,整個樟湖地區(海拔從200公尺至1,000公尺以上)生物多樣性豐富,景色頗佳,還擁有兩處化石區,全是學生的大自然教室!


1.廖宏彬facebook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iaohungping
2.廖宏彬武術教室(奇摩部落格)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hung-ping

3.廖宏彬化石生態教室(奇摩部落格)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4LDISL_DSUBO26lUZkUT9uA-/photo?pid=1

4.健康與環境 (無名小站)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liaohungping

5.廖宏彬月誌書寫
http://blog.roodo.com/hungping  (樂多日誌)

沒有留言: